28 people found this review helpful
2 people found this review funny
2
Recommended
0.0 hrs last two weeks / 25.9 hrs on record (1.1 hrs at review time)
Posted: 23 Sep, 2021 @ 8:19pm
Updated: 30 Sep, 2021 @ 9:14am

“ 欢迎回来,我的助手。”


度过漫长的悲伤,

如今相互呼唤的双眼,

是命运中寻找到的羁绊。

在这个破碎凋零的世界里,

唯有与你的相遇,

我愿称之为永远。

——《Another Heaven》伊藤加奈子


Tips:
1、随着游戏章节的推进,最好不要跳片尾曲。
2、完成“集齐雷NET翔13话”成就时,与短信一并而来的附件不止一页,注意每张附件得拉到底(读完)。


等价交换而来的感动——《命运石之门》系列
微剧透
没有人会给你一切。你要到达目的,就得务必付出泪、血、汗这三样东西。
——凯文•加内特


作为一个以“慢热”“反转”“受众少”而小有名气的作品,《命运石之门》的质量绝对配得上“好评如潮”的赞誉。

但是,鄙人始终认为把细节方面的饱满和显示人物特性的日常说成拖沓;把无缝、润滑的起承转合说成是慢节奏是另一种形式的因噎废食。

《Steins;Gate》系列绝不是单纯的“Boy meets Girl”的故事。(外传《Hiyoku Renri no Darling》应该在前面加Teen)我更愿意把石头门的剧情概括为: 一个刚成年的毛头小子(冈部伦太郎)在“DUTY”(真由理)和“DREAM”(牧濑红莉栖)之间的挣扎。 最后在“Family&Friend”的全力以赴的支持和无条件的信赖下,独自承受了数不清的生离死别,经历了无数次自我怀疑和选择牺牲, 终于成为选择了“Steins;Gate”世界线的“SAVIOR”,最终 “Fulfill his duty”“Dream it possible”

不亲眼所见冈部伦太郎成为“时间跳跃的偏执狂”,

寻找“蝴蝶翅膀的分歧”处“不切实际的交汇”,

打破“时空界限的教条”,

见证“形而上的死亡”和“虚幻失真的复杂”,

在经历“无限连锁的凋亡”和“因果关系的溶解”后 ,

于“无限远点的牵牛星”找到“交叉坐标的星尘”,

最终抵达“境界面上的命运石之门”。


怎么能体会他:

对铃羽的不舍,对菲利斯的愧疚,对琉华子的关怀,对桐生萌郁的恐惧与憎恶,对真由理的担当和对红莉栖的爱。

才会理解他喊下胜利宣言的二选一时的决绝。




《命运石之门》是一个“宿命论”和“决定论”交织的作品。至于时间线变动,我更倾向于把它归于类似于“月光宝盒”的软科幻。 (当然想深究的话先可以研究一下霍尔黑洞能用哪门子方法能将3.14T的信息压缩成36字节)这里吐槽下,0里讲演介绍“AMADEUS”系统的话语和数电和单片机课本如出一辙。当然,就0的剧情表现来看,“AMADEUS”也更像是电子设备里的小精灵而非“智能AI”。 它作为一个剧情时长超过50h+的galgame系列作,剧情逻辑和收放一如既往的稳定,这一点非常的难能可贵。
它的配角们的光辉并没有被主角们所掩盖,反而衬出了别样的色彩。 也许是因为是悲剧的原因,但是更应归功于前期的铺垫和细节的堆砌。 这也让 “命运石之门,一定是大家一起发现的”这句台词显得格外沉重而又有力量。



《天堂电影院》里艾佛特给多多讲了一个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国王的卫兵深深地爱上了公主,后来他终于有机会向公主表白,公主告诉卫兵如果能连续一百个昼夜守在公主的阳台下,公主就会以身相许。自此之后无论风吹雨打、蚊虫叮咬卫兵都坚持守候在公主的阳台下,卫兵变得虚弱苍白,这一切都看在公主的眼里。可是到了第99天的夜里,士兵却走了。

抛开电影里的剧情,我觉得另一种解释更为合理:

我为你等了99个日夜,你却连一步都没有主动接近。

命运石之门系列两部番剧有着最最还原的真结局剧情,上乘的动画质量,绝赞的OP、ED,很多附加的小剧情、小细节非但不是画蛇添足,反倒是已不能称之为锦上添花的画龙点睛。我觉得,这将准入门槛降到最低,就像是已等了你99个日夜的“士兵”,任何一个喜欢动画作品,或者说喜欢好故事的人都应该会对赛因斯门感兴趣。很多时候,就差一步之遥,更令人惋惜。任何事情的成败都有双向原因,毕竟连命运石之门也是大家一起才找到的。




我永远喜欢阿万音铃羽!
嘿嘿嘿
Was this review helpful? Yes No Funny Award
Comments are disabled for thi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