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eople found this review helpful
Recommended
0.5 hrs last two weeks / 719.9 hrs on record (22.9 hrs at review time)
Posted: 23 Nov, 2017 @ 6:59pm
Updated: 20 Jan, 2022 @ 6:51am

一次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有趣验收
当我第一次在太空中尝试调整姿态(当时并不知道打开sas),来自于生活和游戏的经验让我很容易忽略加速减速和前进后退的区别。惭愧地说我是第一次切身地体会到惯性定律,因为从来没有游戏让我觉得动量是守恒的,生活中更是不会体会到完全失重和0阻力状态,由此导致这些定律真正地成为我的常识。

登月返回的过程中,我总是以为霍曼转移时将远点向朝地球方向转移会节省能量,但并没有任何依据。显然,又是不那么靠谱的生活经验——我觉得其本质就是“直线最短”——问题就出在宇宙中最短往往不省燃料,根本原因类似上面提到的惯性定律在经验层面存在误解,能量守恒脱离纸面之后也会带着某种隔阂。直到有一次看到别人回地球的方式,才意识到自己被经验蒙蔽了双眼。从能量角度看的话,在月球逃逸时线速度方向和月球的公转线速度方向共线,叠加的速度会使得返回舱相对地球的速度低,自然低点就低很多(因为高点不会有太大变化了)。看吧,就是简单的速度叠加。

共振轨道,更多的是数学知识吧,确切说是三角函数。我之前一直在坎巴拉中用目测的办法将轨道进行等分的,显然结果很糟糕,直到利用固定周期比的轨道来进行多颗卫星的均匀排布。

还有交汇对接,窗口期,比冲,引力弹弓,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等等,各种常识概念乃至知识,多次让我觉得之前的学习很有用,而且还得学更多。
Was this review helpful? Yes No Funny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