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aTech Worlds

TerraTech Worlds

Not enough ratings
泰拉科技世界从入门到入土
By Lins
本攻略涵盖游戏玩法、UI及机制介绍,各资源和零件获取办法,以及我个人主观的对于所有类型零件的红黑榜,助你入手泰拉科技世界直接到入土(至少是这个版本)。本攻略为全方位攻略,包含几乎全部游戏现阶段元素,喜欢自行探索的铁子们慎用。

前作泰拉科技玩了200多个小时,算个死忠粉,所以泰拉科技世界出不久就买来玩了。目前的游戏内容我玩了50个钟头左右就基本玩完了,我认为在体验上目前不如前作(具体见下文),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话还不能说太死。

本攻略适用于4月7日的版本,以后有更新的话有空就改吧。
4
2
   
Award
Favorite
Favorited
Unfavorite
Apologize for non-native Chinese players
I‘m sorry about that this guide only express by Chinese.I just a college student(not English major XD)so I don't have enough ability and time to provide ENG or RUS .etc version of this guide.You can use google or others translate applications to help you,or you can find some mother language guides which equally excellent and can help you too.Anyway wish you have fun playing LOL
关于游戏和与前作的关系
泰拉科技世界(以下简称世界),顾名思义是泰拉科技(以下简称前作)的续作,但两个游戏的玩法可以说大相径庭。

虽然两作都是大世界+搭建车辆玩法,但前作更强调载具这一中心,基地什么的不重要(甚至可以建在车上),注重的就是四海为家,建造一个移动的无敌万能堡垒。

世界比起前作更加重视资源的收集和主基地的建造,各项机制几乎都强制你在基地附近活动,并且只能同时存在并操控一个玩家载具,比前作少了很多的探索自由(这也是我更喜欢前作的原因)。本作中基地方块和载具方块为两种体系,无法像前作一样共用,基地的自动化玩法也只有管道输入与输出,比起前作的合成与加工体系简化很多。

世界有诸多载具建造的限制,几乎无法建造一辆能够胜任所有场景的车(4月5号更新后很多部件的反应堆容量占用变小了,还是有可能造出来的),同时摒弃了前作装电力泡=无敌的设定,主要使用装甲和三次维修充能硬抗伤害,同时开火方式也由前作的解放双手到本作的需要瞄准,有着更加刺激的战斗(和更加崩溃的死亡)体验。游戏除了传统的载具敌人,还加入了许多有危害性的植物和环境因素,大幅增加了游玩所需要的策略性,并且鼓励玩家多设计新载具而不是想着搓一辆万事通。

本作相较前作比较好的点是退出时也会自动保存,并且客观来说画质确实比前作好了很多,各种物理效果和场景也更加拟真(比如前作没有的水体,更丰富的植被矿物以及多样的天气),还有上文提到过的更加丰富的策略性(对于我来说还算好,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算缺点,这点因人而异)。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游戏未来可期,早期测试版本我认为已经比较满意了,虽然差评多但我个人认为还不算辱没了泰拉科技的大名,其开辟了和前作不一样的新赛道,是宝贵的大胆尝试。我相信随着玩家的反馈和时间的推移,这款游戏会变得越来越好。
游戏设置相关
游戏处于早期阶段,优化还不是很好,我认为全低画质跟全高画质看着区别不大,也就是阴影和一些粒子效果等细微区别,甚至2K和720P看起来差距都不是很大,总之开什么画质区别不大,除了抗锯齿和阴影开一开,其它看自己喜好。不过强烈建议把动态模糊关了,不然看文字和建载具的时候会让你晕得怀疑人生。

分享两个从其它评论和指南看到的小技巧

一个是让游戏画质更好的设置,进入游戏根目录→右键TT2EOS.exe→属性→兼容性→更改高DPI设置→高DPI缩放替代→勾选替代高DPI缩放行为,这样锯齿会明显变少,特别是高分辨率屏幕的铁子们,这样操作之后画质改善巨大,是开发组优化没到位的锅。

一个是让游戏敌人不再重生的设置(本人没试过)进入游戏根目录→打开TT2文件夹→删除或重命名 TechSnapshots文件夹。可以让敌人真正的一次性游戏体验,但同时也减少了你的零件来源,只喜欢挖矿逛gai不喜欢打架的可以开(但我寻思你不打架玩这游戏干嘛ww)

如上文所述,游戏采用自动保存,但是相较前作来说没有手动保存的选项,所以在进行各项工作之前都要十分谨慎,因为退出读档大法不适用了。(如果建新载具或者载具很垃圾时有个boss压家了就基本陷入被打死→复活→被打死的死循环了,游戏早期特有的设定缺陷,为避免此类事态请不要把载具场建在boss的刷点旁边(固定的地点只会刷新固定的敌人))
地图及资源相关
教程星球就不说了,该玩的都玩过了。但由于早期版本,教程极其生草,所以教程没有的设定我会帮忙补全。

除教程外世界目前只有一个星球,该星球有普通的草原和森林、沼泽、雪山三个特殊生态群系。

目前来说,玩家的出生点都是固定的,地图也是固定的,不会随机生成。

一个你可能知道的冷知识,创建星球时就能看见各生态群系都在哪里及分布了哪些资源。森林在出生点正北边,沼泽在出生点西北边(森林西边),雪山则在东北边(森林北边)。

如图所示,各资源的分布情况:(具体图像在下文各个生态群系单独介绍时给出)

任何群系都有:
碳:任何植物都可以产出
碎石:任何石头都可以产出,除了用精炼机烧成碳没啥卵用
铁:赤铁矿产出
铜:铜氧化物产出
铝:矾矿产出
硅、黄金:石英产出,黄金为稀有资源

森林群系特产:
锂:森林群系危险植物产出
氯、钠:蓝森林里的电树下石头产出

沼泽群系特产:
磷:沼泽群系危险植物产出
钽、铌:钽铁矿产出,铌为稀有资源

雪山群系特产:
锶:雪山群系危险植物产出
钨、钛:黑钨矿产出,钛为稀有资源

矿石资源的产量取决于开采方式。

树和巨石可以沿分割线切割,切割后分别开采小块的资源能获得更多收益,分割线一般在资源的二、三等分处,矿石类一般竖着切,巨石和树横着切,切割时会有明显的音效和切割线。


用牵引模式将小块资源(大块资源需要切割)牵引到碎石机处理,能获得最大收益,但也依赖拥有碎石机的基地(至少要有一个平台、碳发电机和碎石机)以及牵引模块(必要时可以用平板车,激活后可以吸附小块资源,可以一次性运多个资源块同时送到碎石机,但还是建议直接把碎石机挪地方)
稀有资源(金、铌、钛)用开采激光只会极少量掉落,强烈建议用碎石机打。碎石机也可以粉碎巨石和树木,但真的没必要,到了后期你做噩梦梦里都是完蛋我被炭块包围了。

从植物产出的资源产量固定,与其它资源不同的是植物可以用任何攻击方式开采(你无聊甚至可以用榴弹和导弹炸花花,你会发现前期被花花各种折磨之后你会很想这么干)


UI和载具机制介绍
左下角的常驻UI:


温度:游戏内的不同行为和环境会导致载具温度变化。
爬雪山和进极地会使温度降低,低温时武器旋转速度和载具自动维修速度会减慢,致命低温时所有载具方块都会持续受到大量的伤害。
使用载具激光、电弧炉、在水中轮子空转和反应堆超载会使载具温度升高,高温时会减慢维修速度,致命高温时所有方块都会受到持续大量的伤害,同时电池和喷射器等易爆方块被打几下就会爆炸。
目前主动降温的办法只有霜冻调节器,升温可以使用电弧炉和霜冻调节器(没错,霜冻调节器既能升温又能降温,石锤了,其实霜冻调节器就是耗电100kw的空调doge),以及进入雪山中的黑土地。在雪山中某些情况下(如夜晚、刮风或进入极地深处)时可能需要两个甚至三个电弧炉才能维持温度。使用激光也可以升温但效果堪忧,很难用于取暖(装多一点白天可以顶一顶,晚上就自求多福吧)。值得一提的是前期在没有电弧炉且霜冻调节器需要雪山里的材料时,可以故意使反应堆适度超载以升高载具温度,但此时维修速度将会变慢,请谨慎探索。有电弧炉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调整电弧炉的打开方式(见下文),默认的右键触发非常容易误触,一方面加热器燃料姑且算比较稀有的资源,另一方面在常温的地方开电弧炉会过热并且受到持续伤害。

电量:资源激光和部分武器需要能量才能使用,并且驾驶室雷达和避雷针需要电量来触发(为啥避雷针工作不产电甚至还要耗电,我不好说)。总电量的多少取决于驾驶室自带电量以及载具上的电池方块的合计电量,电量回复的速度则取决于载具反应堆的载荷大小,反应堆超载后载荷越多电量回复的速度就越慢。

维修充能次数:能够触发取回脱落方块以及快速维修的次数(见下文)
本游戏载具采用自动维修的机制。方块受到打击会有掉漆的效果,生命值低的方块会发红光并且摇动,正在被修复的方块会发出绿光。

载具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时将会触发无限次数的自动维修,缓慢回复未脱落方块的生命值,维修速度会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快直到所有方块满血或者受到任何伤害而打断。载具有脱落方块时可以使用维修充能。长按R触发维修充能后会免费接回所有已经脱落的方块以回到上次编辑时的状态(无论掉在了哪里,但是会将掉落方块捡回来,所以不要想着利用这个机制白嫖了),并且超大幅增加自动维修的速度(基本上就是瞬间维修完,前提是没受到任何伤害)。长按R时若受到攻击会被打断,需要重新按。维修充能次数固定为3次,用完后只能回到载具场重新获得次数。在载具场按tab会直接进入建造者模式,自动触发维修充能的效果并且将维修充能重新免费装填为3次。玩家死亡(驾驶室被打爆)后会以上次编辑的载具复活在上一个进入的载具场。

除此之外,在温度仪表下方偶尔会显示异常状态(上图未截出,一般在受到电击、爆炸、撞击以及过冷过热伤害时触发),标志是一道闪电,在沼泽中也会有闪电的标志,不同的是会有层数,此时载具处于被氧化的状态(相见生态群系篇)。处于异常状态下载具受到的伤害会增加。

按下tab键后左边的UI:(从左到右)


载具库存:载具的背包,捡东西会占用背包(废话),为载具安装货物方块以提供额外的容量,不同驾驶室的初始容量不同。

载具合成:进行一些基础基地方块的合成

操作方式编辑:编辑车上设备(开采激光、各式武器、载货平板、喷射器、电弧炉、驾驶舱雷达、避雷针)的触发方式,有鼠标左右键、ctrl和shift四种可供编辑的操作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编辑,特别注意电弧炉默认的操作方式为右键,很容易误触发,同时导弹、榴弹和等离子之类弹药比较珍贵或会误伤自己的武器最好与常规武器有不同的操作方式。

载具颜色:给载具换个外观颜色,与游戏性无关

截图管理器:保存你当前的载具,这样你就可以在拥有足够方块时直接拼出先前保存的载具或者从创意工坊找到的载具。可惜的是没法像前作一样查看缺失的方块或忽视缺失方块直接拼出载具。

任务目标:显示各种正在进行中的任务,在载具场时才能领取完成任务的奖励(钱和一些蓝图)。

方块百科:显示各种方块的描述与合成配方,对准未解锁的方块按鼠标中键可以花钱解锁(钱基本不够用,所以最好只在急需的情况下解锁,不然乖乖打怪拿方块吧)。

(只有在载具场时显示)载具场选项:目前只能取消认领载具场,单人玩没啥用

复活载具:丢掉所有背包物品(包括消耗品)后在上一次进入的载具场以上次编辑的载具复活

(只有在载具场时显示)重新编辑新的载具:选择一个驾驶舱,重新编辑新的载具(身上东西多时慎用,因为你会被自己掉出来的盒子砸死,别问我是咋知道的)

按下tab键后右侧的UI:


载具反应堆容量、载具效率:均为建造载具的限制,详见下文载具建造篇。

温度、电池及维修冲能次数同常驻UI。

充电:显示当前载具电力回复的速度。载具超载后反应堆占用越少充电速度越快。

自动维修:显示当前自动维修的速度。反应堆超载15及以下时为全速维修,超载15以上将只能缓慢的自动维修,超载60以上将完全切断自动维修(维修充能维修不受影响)

质量:显示载具当前的总质量,重量轻有利于轮子加速,目前只有一种驾驶室的加成与总质量有关,其他时候除了载具的速度不必考虑太多质量的问题。
载具建造相关
载具建造限制主要由反应堆容量和载具效率决定。二者均由驾驶室类型决定,无法通过任何方式提升。

反应堆容量:每一个连接到载具的部件都会占用反应堆的容量。反应堆超载在15及以下时除少量减缓充电速度不会对载具产生影响,超过15而不到60时会使载具自动维修速度极大地降低并且会使载具过热。超过60时将完全无法自行维修(但其实到30左右时如果你不在雪山就会被热死了)
依靠部分驾驶室和“修改者”方块可以减免某些类型方块的占用,具体见下文。

载具效率:在讲载具效率时我们要先介绍”模组“的概念。模组是由驾驶舱、各类框架和武器支架提供的效果。分为加成和亲和连接两种。加成下文再述,亲和连接是指当符合亲和连接类型的方块直接连接时能够减少该方块的反应堆占用,并且优先把占用分给载具效率。这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理解为载具效率就是正确类型方块亲和连接时优先占用的另一个反应堆,只有载具效率满时方块才会继续占据反应堆容量。同时要注意的是每个修改者方块能减免的反应堆占用有限,方块占用超过修改者方块减免的部分也将直接占用反应堆容量。


总而言之,方块实际占用的反应堆容量计算方式为:

没有亲和连接或连接方块类型不符时直接按方块的占用点数占用反应堆容量。

正确亲和连接且方块占用未超过修改者最大减免时,将方块占用减去减免点数后优先增加载具效率点数,整个载具总效率点数超出驾驶室最大的载具效率时,溢出的部分则直接占用反应堆容量。
例如:一个冰霜风暴机枪占用9点反应堆负荷,接在一个减免3点上限12点的武器库支架上,因为9小于12,则实际占用9-3=6点点数,优先占用载具效率而反应堆容量不增加,只有载具效率满时溢出部分直接占用反应堆容量。

正确亲和连接且方块占用超过了修改者最大减免时,超出的部分直接占用反应堆容量,剩下的点数占用减去减免点数后优先占用载具效率,整个载具总效率点数超出驾驶室最大的载具效率时,溢出的部分则直接占用反应堆容量。
例如:一个震颤榴弹炮占用13点反应堆负荷,接在一个减免3点上限12点的武器库支架上,因为13大于12,则先占用13-12=1点反应堆负荷,剩下的12-3=9点优先占用载具效率而反应堆容量不增加,只有载具效率满时溢出部分直接占用反应堆容量。

一般来说,驾驶舱能减免对应类型的普通方块(导航系列减免蓝色船体,工程系列减免黄色船体,战斗系列减免黑色船体),各类框架减免车轮方块,各类支架减免武器方块(特别注意资源激光不属于武器)。

总而言之,充分利用方块亲和连接占用载具效率的特性,能够大幅减小反应堆的占用,帮助你建立更大更强的载具。

除了亲和连接外,加成也是各类修改者方块和驾驶舱提供的重要增强手段。

框架和支架的加成一般只适用于直接连接的方块,驾驶舱的加成一般适用于全车的方块,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可能的触发条件(如载具静止、受到伤害、质量足够等)

目前游戏有的加成有以下几类:

装甲:对于所有方块,抵扣其受到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同样血量的装甲方块比普通方块耐打得多,值得注意装甲抵抗高频次伤害(如机枪、电击)时效能明显更高,猜测应该是按每单次受到的伤害算的,所以受到伤害的频次越高装甲的作用越强,也意味着爆炸性的伤害能有效地应对装甲,不过目前本作还没有定量测量伤害的办法,所以还不能确定(等大佬扒代码.jpg))

纳米机器人维修:对于所有方块,增加其修复的速度。

超导体:对于耗电的方块,减少其能耗。

涡轮:对于武器方块,增加其射速;对于车轮方块增加其加速能力和最高速度。

增幅:对于武器方块,增加其伤害(采矿激光同样适用,提高伤害。矿石类资源产出我个人感觉有更多,但听说是没影响);对于推进器和加热器,增加其作用效果。

回收:对于武器方块:在需要使用消耗品时有概率不消耗库存内消耗品(武器可以白嫖,特别是对于子弹稀有的武器非常实用)火箭燃料和加热器据说是不能,但我自己尝试过火箭燃料,体感上有点差距,这点不是很确定。




各生态群系介绍
tips:危险植物和危险源大都没有名字,所以我自己给它们起了比较形象的名字。
出生地附近没有特色的地形就不多介绍了。

介绍一下到处都有的资源:

赤铁矿:掉铁,没啥好说。

铜氧化物:掉铜,也没啥好说。

矾矿:掉铝,这个比较脆,在切割时要比较熟练,不然还没切就打完了。

石英和巨石:石英产硅和少量金,巨石只会产生碎片,两个长得很像,需要仔细分辨。

右边是石英,比较白且棱角分明。

森林群系:
可以细分为普通森林,蓝森林和湿地。

主要危害植物为蓬蓬花:

靠近时会把你弹飞(很高,很高,很高),最好离它远点。

在蓝森林特有的危险植物电树:

靠近会蓄力并放电,电的伤害很高,但属于高频伤害,有装甲就不虚,当然用避雷针可以完全规避伤害。总之没有装甲和避雷针时要很小心。

在湿地特有的危险植物重炮花花:

靠近时会射你,伤害参照使用重型弹药的武器(你只需要知道很高就完了)。但凡你在移动就很难打中,但只要打中了装甲也很难救你,比较棘手。

特有的矿物就是电树下的蓝色晶体,产氯和钠。区域内危险植物产锂。

沼泽群系:
特有的危害是氧化。进入沼泽地内(橙色液体区域及其分界处)会累计氧化层数,氧化层数越多载具受到的伤害越大,最高叠加50层。可以用抗氧化喷雾机喷洒抗氧化凝胶清洗,并且提供最高300秒的免疫氧化。同时在沼泽地内载具的移速会降低,但是与氧化层数无关。

主要危害有四种:
迷你蓬蓬花:

威力比蓬蓬花小点,但还是很头疼。

地雷:

不会炸飞你,但是会对附近方块造成毁灭性打击,基本在爆点附近的方块没法幸存。

喷泥花:

不会直接攻击你,但是会在其下生成一个黄色的领域,身处其中会急速叠加氧化层数。

散弹花花:是森林重炮花花的变种,长得很像就不贴图了,同样是靠近会攻击,发射很多散弹,伤害比重炮花花小点,但是耐不住它子弹多啊,跑就完了。

特有的矿物资源是钽铁矿:

产出钽和少量铌。区域内危险植物和地雷产磷。

雪山群系:
主要危害是冻伤和冰面。冰面会使你的载具难以行动(有刺轮也只能略微改善),而冻伤若是没有炉子和霜冻调节器基本撑不到冻土(黑色土地的地方,其中温度较高)就寄了。霜冻调节器是基地方块,使用100kw电力,以其为中心生成一片很大的区域,载具处于其中将始终保持正常温度。炉子装在载具上,激活消耗一个加热器燃料,升高温度但不保证不会冻伤,一般一个就够用,偶尔也需要两个才够用。

主要危害有两种:
地雷蓬蓬花:

威力比普通蓬蓬花差一点但比迷你蓬蓬花大,特别是还埋在地下,虽然在雪山里很显眼但仍然很头疼

狙击花花:重炮花花的蓝色变种,射程更远伤害差不多,长得很像就不贴图了。

特有的矿物是黑钨矿:

产出钨和少量钛。区域内危险植物产锶。

值得一提的是,雪山里的载具基本都是扎堆生成(特别是在身处中央的大冰面上,一刷可能十来个),并且很多携带重炮、榴弹甚至导弹,可以说极度危险,请一定准备好充足武器弹药与装甲防护再探索雪山深处。
方块主观评价
武器:
文杜尔机枪:初始武器,垃圾也情有可原,凑反应堆上限挤满小空间可以用。

采矿激光:伤害不高,朴朴素素,不过人家毕竟不是武器方块,不能要求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用采矿激光打爆的方块有概率掉落合成该方块的原料,特别好玩。其它的武器貌似也会掉,但在我看来概率好像小很多,具体啥情况还得等大佬扒代码或爆肝实测。

冰霜风暴机枪:贯穿游戏全程的主力武器,前期到后期都有不错的表现,DPS够给力,最大的优点是子弹来源简单,配合回收buff甚至能做到子弹越打越多,就是比较马,只适合近战莽。

热风激光:优点是指哪打哪,并且射程比起采矿激光显著增加,但要我评价不如采矿激光,太耗电而且伤害也没高多少还占格子...

巫师之火等离子炮:威力很大,但是最致命的痛点就是子弹实在、实在、实在是太慢了!子弹的速度不值得换这个伤害,并且等离子弹药凭什么比导弹还难搓,特别差评。唯一的优点就是武器的接触点很多,可以吃比较多的模组增幅,有较大改进空间。前期可以当榴弹导弹和炮塔的下位替代用用。

L-7极光激光枪:射速略慢于冰霜风暴,但是打得准伤害也较高,以电池作为能源虽然不愁弹药但是电池又重又占反应堆容量,并且持续输出火力能力堪忧,我认为只能算冰霜风暴的能量武器解决方案和下位替代。

震颤榴弹发射器:神,无需多言。子弹合成不难,威力比巫师之火还大,并且子弹的速度快多了,甚至还能延时引爆(当然也可以直接命中敌人),瞄准时甚至连抛物线都给你画出来了,非常简单易上手,无论是远处狙击还是风筝敌人都十分强力,唯一的缺点就是会严重误伤自己。

三联发榴弹炮:比震颤榴弹威力大且接点多改装潜力大,但是灵活性和射速都不如震颤,我个人认为还是震颤比较牛。

宙斯导弹发射器:能打中就是神中神,前提是你能打中,作为游戏中唯一一个有平地攻顶能力的武器,伤害也是全游最高,能打中基本就是一发秒杀。但缺点就在于很难打中,这玩意儿与其说是导弹更像是迫击炮,你瞄准的地方是落点,指定落点后需要一两秒时间导弹才会到达指定地方,并且途中会被树木等障碍物拦截,并且无法在障碍物后面瞄准障碍物前的东西(不像榴弹可以预判并翻过障碍。)总之这个导弹就是局限多多,但是能打到人的话威力不平(当然也包括打到自己的时候ww)。建议使用场景一个是远程打桩,一个是风筝,近战会误伤自己,而且这个导弹打移动靶的能力实在很残念。

T12同轴步枪:射速较慢,伤害平平,我的评价是被榴弹薄鲨。

余震挂载步枪:继承了上面这位的所有缺点并且占地方,改装空间更小,射界更小,粪中粪。

最后压轴的是神中神中神中神:流星炮塔:使用的重型弹药成本比榴弹导弹都低,打出的伤害却不逊色于这两位,射速也比榴弹和导弹快多了,炮塔视界及其旋转也算比较灵活,可谓这个游戏的终极武器。缺点嘛,一个是稀有(目前只在沼泽中的一个废墟、一个基地和一个精英敌人会刷),一个是精度不大行,打远处会有一定的散布和下坠,再一个是大威力武器共有的缺点:会把敌人打飞很远。

驾驶室:
驾驶室不止要看其反应堆大小,也要结合载具效率和给的buff来决定要用哪种驾驶室。

百夫长是神中神,提供的加成很多(受伤时全车增加3点增幅和装甲,要知道一般装甲也只给5点装甲加成)。反应堆虽然不及crab驾驶舱,但是给了很多载具效率,搓出来的车可能甚至比crab载得还多,而且crab的buff触发条件更苛刻(得掉方块才能触发)。crab比较适合极端的战斗环境,百夫长则在各个战斗环境中都有良好的发挥。

工程系列的头都挺不错,反应堆和载具效率够大,能搭建大载具。运输车适合搭采矿的货车
,收割机适合站桩的激光武器车,工程师也适合搭建较小的采矿车,但大体来说不如运输车。

两个导航仪系列驾驶室比较初级,反应堆和载具效率较小,开荒用用也就得了。

装甲:
请出唯二真神:侧面装甲和飞翼装甲(忘记叫啥了,随便取个名)。500血的超厚血量,给你十足的安全感。

除了这俩之外,两种顶部装甲和各类保险杠装甲也不错,都有3、4百血,挺不错的。

几种电盾能够提供小范围的防护,包括激光和实体弹药都能防护,特别是对榴弹直射要是能拦截下来可以类比现实坦克中的格栅装甲针对破甲弹,效果拔群。

其它的装甲都一般般,重金属装甲虽然能给8点装甲加成(一般装甲方块给5点),但因为其本身只有100血,在面对重炮等爆发性伤害时也回天乏力。

轮子:
前期小型变速轮很好用,前期过渡以及后期防刮底盘并且提供一定游泳能力。
(说到这就提一嘴,这个游戏只有小轮子能划水,大轮子一进水就纹丝不动)

中型车轮、变速轮和提升轮是速度最快的轮子,但载重量和爬坡能力实在一般。

3m越野轮兼顾速度和爬坡能力,且能抬高底盘,是不考虑战斗和雪地需求的毕业轮子。

装甲轮子除了自带装甲和3m越野轮各项参数没啥区别,并且少一格高度容易卡底盘,需要特别注意

刺轮在冰面比较不会打滑(虽然还是会滑,但比普通轮子好很多),并且越野能力比3m越野轮强,能爬60多度的坡,其它参数没啥区别,不过同样少一格高度容易卡底盘。

修改者方块:
支架类只推荐快速支架、武器库支架与火炮支架。快速支架能大幅提高射速并且节约很多弹药,武器库支架能提高伤害并且节省一定的弹药或能耗。火炮支架看个人习惯,站桩打炮时能提供大幅加伤并且很节省弹药。后期我用一个流星炮塔接四个快速支架和百夫长驾驶室,基本上3炮才消耗1个弹药,极端一点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接4个火炮支架站桩打炮,我就不追求太多了ww

框架类科莫多、金刚狼都不大推荐,要是围绕框架作为载具中心,框架一爆就散架。小轴和开拓者车轴可以作为有多余反应堆容量时增加轮子移速的方块。多功能车轴和开拓者车轴可以作为车辆主体,或者充当装甲保护重要部位(毕竟框架的血量都挺高)而且提供各种加成。

其它类型方块:
一般都遵循越大越好越划算的原则(跟前作不一样,前作甚至特意提示“更大并不总是意味着更好”XD)。电池和暖炉是后期的耗容量大户,轮子和武器如果不接入修改者也非常占点。
各类扫描仪和高度、风力计,都软用没有,灯还有那么一点用处。
两种改变地形的工具,虽然都标了“超级稀有”,但无论是简单的合成和鸡肋的功能都使其名不副实。
各类连接方块可以在反应堆有空余的时候连接各重要部位以防车辆受重击后直接散架。
5 Comments
Freedom 4 Jun @ 9:25pm 
為什麼我只有森林地形四周全是海
寒北風 24 Jun, 2024 @ 1:43am 
求问平板车方块是干嘛用的
TsukumoSekai 15 Apr, 2024 @ 1:15am 
破坏地形的工具十分有用,其一是只要将植物类敌人的根部破坏掉一点点地形就能将其秒杀,其二是将矿物从地形中挖出来可以整个牵引带走,不再需要用激光慢慢切割(甚至可以将整棵树连根拔起带走)
DShairtail 14 Apr, 2024 @ 4:13pm 
This game guide came after other languages` guides and is specially prepared for Chinese players. You can find equally excellent guides of eng and russia in bulletin board system.
миноно 12 Apr, 2024 @ 1:47am 
translate to russia or eng p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