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ll Steam
login
|
language
简体中文 (Simplified Chinese)
繁體中文 (Traditional Chinese)
日本語 (Japanese)
한국어 (Korean)
ไทย (Thai)
Български (Bulgarian)
Čeština (Czech)
Dansk (Danish)
Deutsch (German)
Español - España (Spanish - Spain)
Español - Latinoamérica (Spanish - Latin America)
Ελληνικά (Greek)
Français (French)
Italiano (Italian)
Bahasa Indonesia (Indonesian)
Magyar (Hungarian)
Nederlands (Dutch)
Norsk (Norwegian)
Polski (Polish)
Português (Portuguese - Portugal)
Português - Brasil (Portuguese - Brazil)
Română (Romanian)
Русский (Russian)
Suomi (Finnish)
Svenska (Swedish)
Türkçe (Turkish)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Report a translation problem









撒馬爾罕廣場實際用過沒想像這麼長
因為增設產線的時候很少等人口慢慢漲起來
直接移民大大方方進就完事了
而且偶爾缺人也都是要求不識字的屎缺,中學人口可能不會填上去,還得花錢手動引進勞工
開一兩間中學的負擔還是要比抓一個沒什麼用的奇觀要容易的多
聖索菲亞大教堂個人認為算是前期神物、後期吉祥物的典範,我有習慣鋪診所跟醫院
所以我基本上不會抓它
在研究旅游的时候,我发现dlc加的潜水艇有概率导致暴富岛民和游客死亡,而且这个建筑本身收费不少,所以想到殖民时代的奇观抢泰姬陵,或者开遗产税法令,这样又是一笔收入。
我觉得就业人口学历比例可能不是固定的,有几个因素影响学历,就拿中学学历来说,首先移民局的工作模式可以让中学移民更多,或者文盲移民更多。其次中学的工作岗位数量和工作效率决定中学毕业人口,一堆法令、升级可以让现代的中学效率在200%以上,内阁再请一个康米派系的教育部长,一个中学可以当两个用。最后岛上适配的工作岗位不多,岛民也不愿意上学,这一点在大学教育阶段特别明显,四个教授,学生连10个都不到,原因就是岛上大学学历的工作岗位少。
撒马尔罕广场这奇观只适合纯粹工业发展,但凡想开旅游业都要开放移民吸引文盲人口或者海盗窟抓人口,这一代岗位强行向下限定学历不太合理。此外不说娱乐见诸要文盲人口,没有文盲人口是真能整出卡车司机办公室岗位大量空置,造成运输大崩溃的。建筑办公室,伐木-木板厂,朗姆酒厂,警察局,超市,地铁都要文盲人口,所以撒马尔罕广场看起来不错,但是直接把产业和移民开放限定死了,不如抢一个索菲亚大教堂。
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
畢竟總是有外國人跑到海島就業,留不留得住人另外算
不過用DLC給的封閉邊境,搭配奇觀撒馬爾罕廣場
時間拉長了應該會出現沒有不識字人口的現象
看來只能多留點失業人口了
我是覺得油井沒現代化升級有點呃呃了
礦井、農田跟牧場都有現代化升級讓崗位留得住人。就油井沒有,偏偏石油還是工業的基礎
另外吐槽一下,感覺這遊戲的軍事設施除了打叛軍就沒有其他用途了
外國入侵很難觸發
是不是就業人口的學歷比例是固定的?
現在似乎已經不會發生 後期沒有文盲工人的情況了
其次,油井的产品是石油,那就把气球工厂、制药工厂、塑料厂这些建筑都放在一起,让他们形成一个人口聚集区,这样盖住宅、医院、娱乐建筑之类的就比较多,虽然对工作没啥作用,但是可以让工人上下班路程短些。
再次,油井和相应的工厂附近可以多放几个过滤器,放大石油产量,不过过滤器的维护费也挺贵的。
最后,失业人口一定要多于工作岗位,这样失业人口没工作可选就只能去油井,这一点很重要,多余的人口可以配合社会保障、开了武装看守和电气化的廉租房和法令解决。只要经常看看总览的人口,保持失业人口在几十个(我一般是控制到50个左右)就可以了。
这个问题没啥解决办法。进口材料一次只有1000单位,而且如果没被拉出码头,下一艘货轮不会带来新的进口石油,货量供应不稳定,因此进口只能当作辅助手段。
硬要说的话,原材料生产这几个建筑的工作质量都不太行,最差的就是油井。除了拉满预算之外,我记得有些建筑好像能提升范围内建筑的工作质量,比如停车场,消防局之类的。
想問一下,後期油井跟漁港這種低要求崗位留不住人怎麼辦?
漁港好歹可以換成養殖魚業解決,油井還沒有更高級的開採設備
靠招外勞補滿崗位,過沒多久就又跑得只剩一個人了,跟椰農崗位一個樣子,明明設施的預算也都拉滿了
難道要靠進口材料替代本地自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