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ff Empire

Cliff Empire

34 ratings
《Cliff Empire 》和平模式三崖同步开局下的简单全方位解析
By Playstation
版本号:1.10e, 写于2019.11.07。本指南主要基于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各悬崖平衡发展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视角对游戏内所有可建造单位以及悬崖本身进行分析,同时辅以一些流程和剧情建造发展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Award
Favorite
Favorited
Unfavorite
和平模式的选择以及游戏发展方式的选择
我是纯和平党(游戏模式选择的时候只开轨道空间站指令),开了灾难模式的玩家前期发展会比和平模式较为容易一些,但是游戏后期需要顾忌的点会稍多一些,由于我没用尝试过其他选项,因此下面的所有TIP都限定于和平模式(资源的利用比较极限,抗灾难干扰性不强),其他模式可能要考虑一下其他因素的干扰以做出更加稳妥的选择。



在游戏开档前,游戏的建造可以分为
单开
(单悬崖发展)和
多开
(多悬崖发展)。和平模式的便利性可能就在于此了,可以在6倍速的状态下进行多块悬崖整体发展,从而大量节省游戏空闲时间,大概10个小时左右就能一路开到25关(冰封要塞)。单开比较适合初见的玩家摸索练习(误)。而多开则是对游戏机制的一种挑战,增加了游戏的代入感。

下面的说明都是建立在和平模式三个悬崖同时开局的情况。
有关荣誉点数和灾难模式与和平模式前期发展区别的解释
那么,在游戏最开始的时候的模式选择中,轨道空间站指令主要是为了给我们获取荣誉点数的,一个荣誉点数算1关,赚取足够的荣誉点数便可以解锁下一阶段的建筑物甚至新的建筑区域。



←图里的数字就是荣誉点数,也就是目前处于第几关。





在灾难模式里面每挺过一波灾难便可以获得一点荣誉点数,因此灾难模式可以比和平模式更为容易的开到第15关(15关以后要完成特定任务才能继续获得荣誉点数)。而轨道空间站的指令每完成一个也可以获得一点荣誉点数,但是!这些任务都特么不是游戏前期或者单个或者2个悬崖可以完成的。举个栗子:假设每个悬崖大概到500人口左右,单贸易门户,无轨道贸易发射船的情况下,接到轨道空间站30小时(游戏内时间,非现实游戏时长)内卖掉240食物和210水,这么多时间里贸易门户总共就能卖4次,每次20个(点了科技有25个),因此限制了这段时间内每个悬崖这些资源都要极其充足才能完成该目标。另外两个120个铀和210个电池倒是给了足够的时间,除非这些资源刚好够用,而最难的其实是240个引擎(这玩意需求量不是特别大),这个任务我见到是直接不理等罚的。然而每次没完成都会罚款,而且罚款量递增(从2000出头开始每次加100左右)。所以我第一次玩的时候没被少罚(苦笑)。

一些常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先说一下游戏几个没有重点说明的操作吧。首先按住鼠标右键可以旋转视角,左shift键是探照灯用于晚上建造看清楚格子。U键隐藏面板以便拍照。空格键暂停。TAB切第一视角,第一视角状态下靠近飞行器或者电梯按回车进入。WSAD平移视角,QE水平旋转视角(玩久了鼠标真的累)。

这个游戏类似GAL一样的存档位置就是提醒玩家:多存档,免得经常死档。(手动滑稽)
建筑物布置的策略(填格子方式)
模式选择完了以后游戏的主界面就见到了。可以看到悬崖顶端被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几何图形。按照建筑物占地面积可以分为几类:
4条黑实线交成的一个
大格
(一个仓库的占地面积)


1个
小格
(一个药房的占地面积,大格的四分之一)


1个
三角形
(涡轮风扇的占地面积)


1个
小长方形
(一个中型住宅的占地面积,大格的一半)


1个
大长方形
(3个小长方形长边并列,1.5个大格,如机场,贸易门户或者核电站的占地面积)


还有一种特别细的,像步行街,铀吸收塔,柱廊这种就单独说名字了。



数这么多格子主要就是为了方便描述建筑物的分布策略。从游戏初期(第一关)到最后光之巨塔(29关),悬崖上面的建筑可以分为2类: 过渡物和永久建筑。而前期的很多建筑单位到了后期都要被替换掉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而且在第14关的旅游景点建筑(非常重要而且每个悬崖只能起5个)


基本上都是占1个大长方形(巴黎圣母院这玩意除外)。因此建造(填格子)的策略就很简单了:

1,悬崖与悬崖之间留下相对的2个大格的位置给4-6个连接桥留位置。(单开玩家可以只留1-2个桥位,轻轨目前版本没用,不必留位)



2,最靠水边围成一圈的小长方形留给抽水站和鱼港(如果不规则导致不能建渔港的地区则不算在内)




3,小三角形全部用三角形的公园填满。




4,水下的建筑从最边角的可建造位置开始水平铺开为了水下空间利用最大化。(黄色边界表示的是水下实际地形起伏边界,因此水下并不是完全平整的)





5,在满足上述情况的时候,过渡物建筑主要分为小长方形,小格和大格。建议永久建筑和过渡物分别从悬崖的两头开始分别盖。


小格(如药房)建筑直接就先把悬崖上面单独的小格先全部利用掉,然后利用悬崖小长方形的孤立区域继续建造,而类似中型房屋法院这种小长方形的建筑则可以三个三个一组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以便后期直接换旅游建筑。





关于悬崖的选择分析
说完了建造策略(填格子),该到了悬崖的选择了。每种悬崖有固定的名字,悬崖也有三角形排布和直线排布两种。

三角形排布:(红线是三角形三边,直角点P点的悬崖是中心悬崖。)



三角形排布如图所示,黄色线为连接桥的大致形状。三角形斜边这两端的悬崖是无法建立连接桥的(黑色大×)。

直线排布:




考虑其有效建造空间以及水域这两个因素,直接说结论,几个最佳的悬崖按照顺序如下:

1,宁静海岸+北部海岸。

该悬崖属于组合悬崖,一个算两个,拥有大量的水域,而且北部海岸甚至还拥有最多的(比纯陆地悬崖还多)的建造面积(大约55个大格左右)而宁静海岸也拥有将近40大格的陆地面积,有水有地,岂不美哉?而且其边缘还有一些细长的区域(大概小格再一分为二的宽度的细长条)可以塞一些铀吸收塔,公交站之类的建筑,避免占用整地。



缺点:水底地形参差不齐,实际水底可建造面积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下下图中黄线区域才为可建造区域。)。而且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左边海岸的水底建筑对水下鱼资源的减少同时对右边有效,因此两边会互相减少鱼资源。而且由于宁静海岸只有40大格左右的建筑面积,其悬崖2个侧面的不平整注定了崖壁建筑不能充分建造。(图片中红叉便是崖壁建筑无法建造的区域,比独立悬崖少了一个面)。



PS:两个海岸之间的连接桥是建造在水域上方高地向中间凸出来的地方,具体可以看下图所示。(桥下依旧可以建造某些建筑。)




2,天堂之水。

如题,就是天堂。拥有较为规则的水域以及46大格左右的建造面积和4面较为平整侧面崖壁面积。而且两个角的地方刚好突出两个小尖尖可以造公交站。基本上必选。(打圈的区域为水域可建造区域以及只能建公交站之类迷你建筑的位置)。



缺点:没找出来。。。可能水域再大一圈的话就好了吧。。。

3,黑曜石,道路

这两个纯陆地悬崖并列第三主要是因为其硕大的超规则可建造面积。前者拥有55大格的超广阔面积以及全游戏最大的崖壁面积(因为其为规则三角形,没有那么多拐点,因此十分平整)。而道路也拥有52大格超规则建造面积以及平整而又大的崖壁面积。而且二者边界也都有细长条可以建造特别细长的建筑。

黑曜石:




道路:



缺点:没水。

4,尖塔

低配版的天堂之水,水域大约比天堂之水大4大格左右,但是陆地可建造面积大约28大格左右,而且是个分体式,有个小尾巴孤立了出来,好处就是崖壁面积被增大了不少。

缺点:水域比天堂之水更加不规则,水下可建造面积大约只有天堂之水的二分之一,而且陆地面积过小。

(侧面画圈的区域均可建造崖壁建筑)。

5,碎片,泰坦,方尖碑(这仨长的真像。。。)

这几个纯陆地的优点都类似,较为平整,而且陆地面积都大致有42-44个大格,崖壁面积也较为平整,算中上吧。

缺点:陆地面积不够大,不够规则,而且没水。

泰坦:



方尖碑:



碎片:




至于其他的悬崖。。。如果玩家想增加游戏难度的话,可以考虑选择一下~

上面说了这些,应该已经充分体现了水域的重要性了。水域主要的作用:

1,抽水效率高。(大约是陆地未升级的抽水站的2倍)

2,水下农田不吃土壤肥沃度的限制。

3,水上悬浮建筑维护装置不需要无人机运水,而且维护数值比陆地上的维护中心数值要高。

4,有鱼,好多好多鱼。

PS:铀矿储量为0的话水下铀矿也是提取不出来的。





悬崖初始资源的最佳分配
讨论完了悬崖的种类,在下仓库之前,还需要关注右上角感叹号点出来的7个参数,为了简述均采用简写,分别为:1,土壤 2,物质 3,地下水 4,光 5,风 6,鱼 7,铀



而游戏目前的机制是这样的,这7种资源分为3种分布,分别是特别多(100%),一般般(50%),特别少(0-20%),一共有3个悬崖,3种情况,6个种类,一样一个,随机分配。(没水的话鱼一定是0,铀矿最少的是0%,其他四种最少的情况是20%左右,不到0%,不然没的发展了。)



因此,资源的最佳搭配取决于悬崖的搭配。

搭配1:宁静海岸+北部海岸+天堂之水。

这一组合的唯一不足就是陆地面积稍微少了一些,而且地下水资源浪费了,并且两个海岸的水区域的实际利用并没有那么多。



搭配2:宁静海岸+北部海岸+黑曜石或者道路。

好处就是陆地面积比搭配1大,缺点也就是陆地那块悬崖没水域,在平衡水的科技以及连接桥没有成型之前鱼是不足的,也需要占2-3块地取水。因此比较吃资源的初始分布。



搭配3:天堂之水+尖塔+黑曜石或者道路。

关于这个组合,可能有的玩家会认为既然陆地面积这么小那么不如就2块大的陆地加一个有水的区域不会更好吗?然而在多开情况下,想单靠天堂之水或者尖塔这一块悬崖的水域同时供给3个悬崖的鱼资源和水资源同时要保证自己食物充足是不现实的(水下农田会没地方盖了,而土壤肥沃度100%一般都是给陆地的)。除非单个悬崖水域再扩大一倍,那就可以一供2 的水和鱼了。因此缺点就是陆地面积过少,对纯大陆的悬崖资源要求较高。

那么,以搭配2来讨论最佳资源分布。(搭配1的初始资源分布自由度比搭配2高。)

只考虑100%的归属,另外两种其实随意。

原力表格





简单解释一下,首先地下水100%肯定是给纯陆地的,而陆地拥有最大的面积是主力发展农业的,而露天农业带来的生态提高是可观的,因此这块区域需要最早出核电。因此铀的储量也需要最大。至于两种电力,风力比太阳能更加稳定,因此用于率先发展的地区。因为北部海岸陆地更大,所以考虑让物质储量100%先满足其发展。

当然,要求也不是那么苛刻。比如铀矿的分布和光照风能的分布也并不是要求的跟表格中一模一样,比如100%铀矿分给北部海岸也可以进行下去,唯一的区别就是这边的生态会稍微难搞一些。当然关键还是光照阳光铀矿100%要分别分给3个悬崖,表格里只是最佳化的方案。

我的第一个档(因为第一次玩啥都不懂嘛)。这样的初始资源(只看白色的,蓝色的加成是后来科技和建筑的加成,游戏前期是没有的)的一个悬崖都给我硬生生发展到1K人:



当时3个核电我起了4个巨型钻井才维持住了铀的供应,然后剩下来的地方除了基本保障以外几乎全部起公园了(不然生态根本不够)。


悬崖的坐落有两种形式,直线型和三角形。三角形的直角点的那个悬崖为中心悬崖,因为连接桥无法连接三角形斜边那两点的悬崖。该搭配陆地悬崖最好是靠近北部海岸的一侧,这样资源集中在北部海岸同时分配给左右会更加合理一些。


开局下仓库之后的一个骚操作
然而游戏开始的时候,土壤肥沃度,物质储量和铀矿是看不到的,必须要出大学才能看到。作为3开玩家(开局3个悬崖就同时发展),如果资源分布过于畸形是很难同时掌控的。因此,选好悬崖以后第一件事便是:

存档,下仓库,然后直接下大学,科研读取全部资源数据,看一下,如果资源跟上表一致,那么返回游戏大厅,读档。
手动滑稽

如果不一致,那么回去重新刷档吧。(当然也不是说不一样就一定不能玩,只是铀矿为0的话得下巨型钻井,这个东西产出量不大,占地方而且扣生态扣的也多。)

然后就是下仓库了,仓库位置尽量在悬崖正中心比较好,这样无人机飞行距离较为平均。然后三开最关键的操作来了。因为游戏前期最缺的就是铁(建筑需要大量的铁),然后等单位多了以后初始3架无人机是根本不够看的。顺带一提,很多时候玩家会发现明明自己起了很多某建筑(比如农田)但是相关资源却一直不够(例如食物短缺)。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无人机忙不过来了(这种情况最多出现在刚开始机场没下的时候和最后冰封要塞一顿发展猛如虎的时候)。接下来的章节我就按照顺序来介绍各个发展阶段(按照荣誉点数)的主要关键建筑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三崖同步开局必备的开局三件套
最开始的时候,3关(3点荣誉点数)之前

在一切之前,这个游戏有对各个建筑物分优先级的功能,分别为1,2,3级和无等级。如果是无等级建筑无人机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会去建造或者工作(包括拆除掉建筑以后的废墟),因此下面的所有建筑都会说明我标记的等级。

标记等级:



还有就是左上角那个根本就不是新手任务,明明作用就是前期给你点钱给你渡过难关的。它的那个建造顺序简直就是扯蛋。另一个作用就是做完了以后空间站就要来给你各种刁难的任务了。因此在准备好了迎接空间站任务之前城市声望请压在30以下(任务的最后一个要求)。

左上角的任务:(不需要理它,只要注意准备好了做空间站任务以后再完成最后一个声望任务就好。)



空间站任务:



在建造的时候无时无刻需要关注的是右下角点出来的表(图片里绿色圈的按钮),保证关键物资的增长都是正数就可以了。(看白色的两个圈。上面的圈保证生产量大于消耗量,下面保证每日平均是正数就OK。)




电的话看右下角供应和需求的差酌情增加电力设施:

黄色圈圈就是字面意思,红色圈圈是目前你拥有的所有电力,不同图标代表不同种类发电设施。数字之和为你的总电力供应。总共有:核能,风能,光能,电池。冰封要塞会多两个一个是卫星还有一个是信号(都是白天才有的)。




然后左边的劳动力最好不要跌过70%但是也没必要必须90%以上。每增加一批居民要保证右边几个关键资源不能崩。



红色圈圈里面人图标的左边代表你这个悬崖(区域)的居民数,右边房子图标左边代表你的所有可居住人数。白色圈圈里面的水银温度计表示你的市民有一部分生病了,需要补充维生素资源或者增加医疗值。下面工作岗位就是目前你所拥有的工作岗位数。上面两个按钮大的是科技面板扁的是市政面板。


主要建筑:

1,仓库。(永久建筑)(1级)

仓库这个东西和冷藏柜最大的区别是可以放置铁,铀,家具商品等和废料。如果超过仓库上限的话建筑会停止生产,而仓库的各种物品初始上限都只有50,而升级仓库一次要5000货币,因此这个阶段经济很难支持升级满仓库。因此我的建议是开局下一个仓库然后在下面的“初期大礼包”下完以后每个悬崖下第二个仓库。这样能够保证除了冷藏柜以外的货物能够拥有200的上限从而顺利做贸易(在升级完毕3级仓库以后)。仓库升级大概在开始做空间站任务之前要完成。

然后要下的是机场和贸易门户。

2,机场。(永久建筑)(1级)

顾名思义,所有飞机都从这里造的。开局什么都不下立刻下机场的原因是,开局仓库给的3架小无人机是真的不够用,就算要拆仓库(拆掉悬崖上最后一个仓库可以重新从空间站要到一批初始资源)。机场盖好以后就把无人机拉到最大就行了。当然,我没有尝试过两个机场是否无人机上限会翻倍,因为按照单个悬崖1000人左右来算一个机场加上科技点出的各种上限扩充足够维持一个悬崖的运转了。小型无人机和游艇(除非你准备发展旅游业否则)暂时不需要出。

3,贸易门户(永久建筑)(1级)

和空间站做交易的地方。开局立刻造一个。先说明,空间站的东西不是无限的(但是对于前期的资源量来说还是挺多的)。所有的东西靠采是来不及的,又是3开,只能靠买了。在空间站指令来之前请务必补上第二个。然后贸易门户的填法如下:
最上面一行从第二项,食物这一项开始到右边的引擎为止一路80拉过去(前期只有2个仓库,大部分资源上限只有100的情况,而且缺钱)。在两个仓库升满级,准备迎接空间站指令之前可以改成全200,铁的话我喜欢写多于100卖。

PS:关于贸易门户究竟填多于多少卖,我的建议是你目前的仓库+冷藏库的数量上限-20,理由是:1,如果你填写的数刚好是你的数量上限,因为贸易门户里面的数据统计是各个资源的总量(包括生产出来还没来得及运到仓库的量),而且无人机运输是2个一组运的(大型无人机是5个一组),在物资爆上限→无人机运到贸易平台的过程中会出现生产暂停的时间段(爆仓库的情况下是停止生产的),再加上本身贸易门户也是一个白天最多只来2次的,因此中间会出现大量的生产真空期,不利于前期积攒经济。2,如果资源本身生产能力不是特别强,在贸易门户两次到来的时间段这一个周期内很难补充满物资的情况中,将贸易门户的出售上限下调20-30个数量能够保证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为晚上的生产率只有15%,两个时间段生产量不一样,这样白天贸易门户第一次来的时候达不到出售的量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而下面一行则是,铁是少于40买入,然后其他都是少于20买入,右边的小商品那些暂时不写,在后面21关之前建好了各种3D打印设备再写。(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填写的数量)



然后就是初期大礼包,萌新避免开局死档的最佳伙伴
然后就是
初期大礼包
了。

造成前期死档主要就是因为某种关键资源的短缺导致资源不平衡然后人口流失。因此,这里我们首先点出初期最重要的几个资源以及应对措施。

分别是:
1,食物2,水3,电4,维护5,医疗和6,秩序。



食物水电这四个应该不用多说。维护这个资源感觉其实很假,只要维护数值低于需求值,哪怕只低1点,那么你的各个建筑会挨个轮番失火,扑灭了再失这样寻找“存在感”。




而秩序这个对初期的影响更大,秩序只要跌落到最低值(小于或等于),你的货币便会立刻几百几百的显示被偷,前期根本遭不住。




而医疗水平过低的话会强行降低劳动力,影响产出,至少要维持在50%以上医疗的影响才会不那么大。



因此初期大礼包便是:

4,维护中心(1级)(永久建筑)

有两种,水下的和陆地的。开局水下的维护中心直接下2个吧。陆地的话比水下的多下一个。之后如果维护数值快接近下限了就多补一个,免得失火。一般一个悬崖在1000人体量下需要4-5个水下维护中心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补一个。

5,医疗建筑(无级别)(过渡建筑)

嗯,这玩意居然是过渡建筑,这个游戏有一个很重要的比值就是占地利用率。模块化地基这个东西几乎是空间利用率最高的多功能建筑了。所以前期所有的医疗,教育,秩序,住宅都是工具人,后期都要拆滴~。医疗建筑分为医院,药房和医学院。医学院除了外观装逼以外没什么用。医院占地一大格,前期不太需要,因此我都是用小药房,因为药房占地一小格,而4个药房也只是比医院少了1点的医疗,建造上更加自由,因此前期用药房填一下悬崖上面那些边边角角不规则图形来保证医疗指数不太低就OK了。



6,秩序(无级别)(过渡建筑)

主要靠法院。因为法院占地小长方形但是能提供30点的秩序,土地利用率极高。市政厅主要作用是完成任务以及贷款啥的,所以后期再补或者不补(误)。国会大厦,这玩意没啥用,全局7%?真当玩家会玩到那么大后期嘛。。。至于国会。。。。。作为和平模式的玩家,这玩意没什么用,这个主要还是给灾难模式的玩家做遥控器的吧。至于国会里面的政策也就用维生素来代替鱼这个政策有点用。PS:有个政策是禁止货运无人机运送农产品,谁用谁知道,嘿嘿,立刻食物短缺。因此,秩序快不够了,下个法院吧。

提到的两个政策在图片里面用黄圈圈出来了:


前期常用建筑的分析
7住宅
三种住宅,从小到中再到大刚好是三个建筑的面积单位:小格,小长方形和大格。从价格,需要的材料到容纳人数跟占地面积完全成正比,所以我都是只用中型房屋,因为灵活而且好拆。(拆那个一地的小三角形的涡轮风车拆到崩溃。。。)升级选项都是直接选增加容纳人数的,为了利用率嘛。

8 着陆平台(永久)

选那个伸出去的,占地少。建一个就好了,不然刁民跑的太快了。

礼包下完了,接着就是解决食物和水了

9,水(2级)(永久)

建议前期直接下2个水过滤装置,然后等待资源富裕以后补到4个。如果是抽水站的话大概可以选择只下2个等待连接桥平衡水的科技点出来以后在有水的地方多补1-2个水过滤装置就好了。水基本上不会缺,可以卖不少钱。

10,食物(2级)(部分是过渡)

什么?吃的还是过渡?没错,因为有崖壁建筑的存在。除了水下农田以外,就算是露天农田在崖壁农场出来以后都要拆掉给其他东西挪位置。水下农田建议一开始下2个然后前期补到4-5个,然后土壤肥沃的露天农田直接下5-8个吧,反正这东西建造不是太耗资源。没水的悬崖在土壤肥沃度不满的情况下需要建造室内农田,后期也是要拆的,数量参照露天农田。



11,电(1级)(核电永久,其他过渡)

首先,一定要起一个电池站,否则没电池用。

然后就很简单,光照满的地方放太阳能,风能满的地方放风车,前期大概都需要6-8个,看需要补。至于剩下来那个两个都不满的,前期在憋出核电之前,先起4-6个风车(占地一大格的那种,小的一般不用)顶着用吧,之后核电起来了再拆。每块地平均大概4个核电吧,一边少了另一边就多一点就好了,主要还是要看右下角资源表的电池的数量(在连接桥平衡电池科技点出来以后),因为太阳能这玩意晚上不产,算起来有点麻烦。在第7关崖底建筑出来以后,每个悬崖可以盖2-3个胶囊发电机,因此最终每个悬崖的核电站的数量大概是3个左右。



12,教育(无等级)(过渡)

一个大学21点教育值,教育值影响科研速度,因此在开局最好能够憋一个出来然后立刻点出几个必要科技(科技顺序在后面说)。而且在模块地基出来之前最佳的教育增长方式就是下大学,因为占地仅一个小长方形。科研中心在最富有的悬崖起一个就行了,不然点不了下两层的科技树。学校。。。个人认为没什么用。

13,连接桥。(1级)(永久)

连接桥建议在前期下完了大礼包和基本的吃喝保障以后先起一个,以做悬崖间初期平衡所用。然后到准备做轨道空间站任务的时候补到2个,后面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补到4-6个。这个游戏的贸易初期买入买出价格会差距比较大,但是在大量交易以后最终买入卖出的价格会被压到一致,因此可以作为平衡物质的桥梁。然后点击连接桥会弹出像贸易门户一样的表格,填法如下:
因为连接桥只能在一段填写买入或卖出需求,因此如果是需要一个悬崖供给另外两个悬崖没有的物质的话,比如一个悬崖起很多农田然后分食物给其他悬崖,而这个悬崖又在最左边,假设当前其有600个食物,那么在卖食物这端悬崖可以填多于200个卖出,然后中间那个悬崖再在向右边的连接桥填写多余200个卖出,只要你的连接桥够多,是完全可以平衡各种资源的。
如果该资源3个悬崖都有只是防止一边过度发展导致的过度资源短缺,那么可以在该资源的下方填写:少于20或40个买入,这样是为了保险而不是为了平衡物资。而且一旦出现这种局部崩盘的情况直观的肉眼体现就是该悬崖经济是最差,因此也较好发现。

土壤肥沃度100%的农业悬崖,粮食纯输出连接桥写法(4桥同时平衡还是很给力的运输能力):



中间传递悬崖的写法:



至于连接桥可以给市民白天上班这个设定,没什么实际意义,建议每个悬崖还是按自己的人口数量建造对应的房屋。

14,维生素(2级)(果园,渔港和酿酒厂是永久,其他是过渡)

蔬菜和葡萄后期都可以转移到崖壁上节省空间,渔港嘛,反正水多,天堂之水和尖塔这种单水域起3个,然后两个海岸每个起4-6个足够爆库存了。如果有一个是大陆那么海岸上多起几个然后连接桥平衡过去就OK了。这里面只有果园是吃土壤肥沃度的,而且还加生态,所以我的建议是直接开局下8个果园(反正1个果园只要2个铁),然后用平衡桥平衡,多了还能卖。因此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前面说明土壤肥沃度满的地区陆地面积一定要大的原因。这样其他两个地方都不用起果园了,资源利用最大化。至于葡萄和蔬菜和酿酒厂跟着人口增长看着右下角的表格跟上需求就够了。顺带一提,因为酿酒厂需要消耗葡萄,因此葡萄园的数量与酿酒厂的数量比例大概是1.5:1,单个悬崖在1000人体量下同时满足空间站需要大概需要4个酿酒厂和6-7个左右葡萄园。




15,冷藏库房(1级)(永久)

一个能放很多食物的大仓库,在第一个连接桥建成之前至少要起一个,一个块悬崖一般布置2个就够到终局。第二个大概在空间站任务之前建好。如果里面有铁这个BUG要及时拆掉。




16,铁(2级)(永久)

其实这个东西的建造时间点应该在初期大礼包下完以后立刻建造,物质储量丰富的地方大概要下3个物质矿井(升级成动力钻),然后物质贫瘠的地方下1-2个动力钻(前期物质储量低的地方想纯靠连接桥平衡铁的用量是不可行的, 因为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根本不够用,啥都盖不起来。),然后后期靠平衡桥平衡铁的储量。巨型钻井不建议下,生态-18,建造巨贵产的还少,极其不划算。回收工厂前期保证一个悬崖一个就行,后期崖底建筑出来可以酌情多一个。


17,3D打印(2级)(永久)

前期每个悬崖一个(在下了贸易门户以后立刻盖),专门打印引擎,在完成了空间站任务成功到15关以后考虑补齐,每个悬崖补3个打印厂,总共4个厂,3个专门打印,家具,电器,小商品,然后剩下来那个一半点数打引擎一半点数打小商品(居民多了以后小商品的消耗量会比其他两个大)。这样就能满足刁民们的日常用品需求。

18,铀(2级)(永久)

因为不考虑巨型钻井而有一个悬崖铀矿为0,所以必须要靠平衡桥平衡,所以前期必须至少有一个平衡桥然后如果0的那个悬崖有核电站那么按照1比20的比例在平衡桥那里保证最低需求(2个核电填写少于40个时买入)。铀矿100%的悬崖直接起3个铀矿井(动力钻)吧,然后前期靠凑合等科技点出铀吸收塔在0的地方再起核电站吧。

关于铀吸收塔有两点补充。1,这个建筑的产量貌似不是线性的,似乎是个幂函数,数量越多产量越高。2,吸收出来的铀也是需要运输的,虽然不能标优先级,因此起太多会消耗无人机资源(主要是冰封要塞那里出现,我一排起了几十个然后无人机不够用了)。

78个铀吸收塔。。。:



所以铀矿为0 的地方先用风能凑合一下吧,毕竟比较稳定,铀矿50%左右的地方在铀吸收塔出来之前也需要出2个铀矿井(动力钻),之后再拆。

而且空间站发射人过来是需要铀的,因此开局最好2个有铀的悬崖先下一个,然后起核电的时候注意供求平衡,需要就起,不然后面空间站的人没燃料是下不来的。

至于起水下铀矿井还是地面的,主要还是看水域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哪个大在哪起,怎么产量多怎么来,生态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19,娱乐(无等级)(过渡)

酿酒厂在前面已经说了,这里主要是娱乐设施。前期资源不够,在大礼包下了以后的若干时间内可以先下1-2个中心广场撑一下娱乐数值,最后还是靠模块化地基。
在人口增长以后,中心广场提供的数值开始不够看的时候,可以拆了换娱乐中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娱乐都是靠娱乐中心来保证。

20,生态(无等级)(过渡)

先说结论,前期不要太在意,只要保证不要低于50%就好了。露天的农业设施会增加生态值,所以土壤肥沃的悬崖该数值一般不会太低。而因为起了各种工业设施的悬崖导致该值过低了,怎么办?有没有发现有很多小三角形的地方?这种形状只能起2种东西,风力发电(风车)和公园。我的建议是全部用公园塞满,每个1点生态值呢(换算比例就是1对1%)。风车是电+美观,美观下面再说,电的话这点增加也不够看呀。



21,美观(无等级)(过渡)

港真,这个值在14关旅游建筑出来之前,我都是不管的(常年为0)。因为旅游建筑出来以后一个喷泉加20呢。(感觉这里数值不太平衡,前期这些花园加的太少了)。
然后至于美观页面右边4个建筑。比较有用的就是柱廊,用来填补那些细长条的空的区域,一个柱廊同时加1.2点美观和1的生态,性价比其实很高。步行街,氧气室之类可能造景党会用的比较多吧。

有个特别占地方的东西加150美观(手动滑稽)

22,公共交通(无等级)(永久)

简单,悬崖上面不规则的地方放几个公交站(1个顶7个私人无人机),然后机场把私人无人机拉满就好了。(公交站的公交车还能在第一人称状态下乘坐呢。)


23,旅游(无等级)(可能永久)

主要因为前期旅游的收入实在是凤毛麟角。疗养院增加的旅游值又太少,空间利用率太低。酒店的话因为存在清洗,所以容量尽量是游客量的1.5倍-2倍为好。我个人是直接等14关下一个豪华酒店然后崖壁上再补两个垂直旅馆。然后私人别墅可以起一个然后切第一人称视角开飞船。



基本上前期有用的建筑都点到了,剩下来没提到的,比如旅游里面的如历史文化街区,绿色生态屋,宗教中心这些没有什么大的实际功能的东西起不起是看心情的了。还有空气净化装置不需要因为有崖壁空气净化装置,避雷针则是和平模式下不需要的东西。
经济系统
24,经济系统(永久)

接下来谈谈经济系统。

市政厅可以向别的悬崖发出贷款,但是贷款不还的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支付利息,而且是利滚利,很可怕,所以不建议贷款很多。而且一个悬崖只能接受一个悬崖的贷款,所以不存在拆东墙补西墙来重置利息的鬼才操作。市政厅还可以出售自己的无人机给别的悬崖,因此资源比较丰富的悬崖可以直接卖无人机给别的资源贫乏的悬崖。



关于银行,银行的主要的作用是看财政收支,中央银行和银行作用一样,也就单位产出的钱和带来的秩序会多一些。联合银行是用来平衡各个悬崖之间的经济差,每单位时间从最多的地方流90到最少的地方。起的越多平衡的越多。

办公楼的作用主要是解决失业人口,占地面积仅1小格。该建筑是单位面积里面就业人数最多的建筑了。(一般失业人口不会太多,所以也不会专门拿模块化地基来解决就业)。大型办公楼与办公楼类似,占地由于1小长方形,所以一般不考虑。

25,市场。(2级)(过渡)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建筑,40块+4个铁就能建造的建筑,其带来的收益前期甚至能超过税收(每个悬崖超过3个以上)。因此,这如此便宜的建造成本和高额的回报决定了这是一个前期刚开始就要起4-6个的单位,总之多多益善。前期资源缺铁缺铀的悬崖索性下10个8个来提供资金购买资源,是很不错的选择(当时冰封要塞缺钱我直接一口气一排下了10个)。除了占地比较大(一大格)和容易失火以外几乎没什么缺点。中期资源充足,贩卖经济足以支持开销以后便可以拆了换娱乐中心。(后期由于土地有限一般都会拆掉大部分的市场。)




中期建筑的分析
那么前期(0-3关)说完了,下面为了简短篇幅直接总结后面的关卡。

中期(4-15关)

第三关到了以后会出现崖壁建筑。崖壁建筑主要作用是为了微调和平衡扩张的副作用,以及节省地面物资,在清场清干净以后刚好等11关模块地基出来以后继续扩张人口。

崖壁建筑:

1,太阳能发电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发电站。

2,风力发电机

这个东西除了发电,最主要的作用这是这个建筑的顶端会延伸出有一小格的可建造空间(不能建造地上的建筑),可以建造一格停靠站(崖底专用的无人机)。如果要建造地面的停靠站是要占1大格的,所以这个发电机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



3,垂直电池站

如果你缺地上那一小格的空间可以考虑把电池站换成这个。

4,美化悬崖的3个风景

说实话我没有建这些东西,美观和生态已经够了。

5,崖壁住宅

1个容纳35个居民,耗费80个铁,大概约等于一个扩充后的中型住宅的人数(40人),用于腾挪出第一大格空间来起模块化地基。

6,垂直旅馆

上面说了,一般起2个和豪华旅馆轮换清洗。

7,垂直空气净化器

1个初始提供6点生态,缺生态的悬崖的最佳选择。

8,垂直农场,蔬菜农场,葡萄园

和地面上的产量大致相等,不吃土壤肥沃度,2个农场约等于1个大型农田。葡萄园翻译上说吃光照,但是目前实际貌似不受光照限制。




崖底建筑:

1,工程机库(1级)(永久)

该机库的产出物只能由崖底无人机运输到崖底建筑上。建造崖底建筑需要大量原材料,建议每个悬崖起2-3个工程机库否则崖底建筑的建造过程会过于缓慢。



2,停靠站(1级)(永久)

停靠站有2个无人机,还不占地,最佳选择,和上面一样建议建造在崖壁发电机的顶上。每个无人机每天要消耗一桶铀。陆地上的小型停靠站太不划算,不考虑。由于除了运输工程机库的部件,还要运输废料以及胶囊电池,所以一个悬崖保底大概需要6-8个停靠站才能维持崖底和悬崖的物资运输的流畅性。


3,胶囊发电机

占地一个小长方形,发电量略少于核电站,生态只-2,由于崖底胶囊只能在白天补充,所以建议每个悬崖建造2-3个,多了由于胶囊无法补充及时导致无法运转发电。

4,矿井和分离反应堆。

这两个是配套的,按照1比1的比例起,由于后期剧情会导致悬崖的所有物质储量降低,这套设施可以稳定提供铀和废料,因此大概起2套可以缓解剧情带来的影响

5,地热发电机和胶囊电池站。

地底的所有设施都靠地热发电机。而胶囊电池站不宜多,建议一个悬崖1-2个够了,然后按照1比3或4的比例起地热发电机(保证充电效率,上限是500%)。

6,卫星天线 (永久)

1个天线提供25的通信信号。空间站每多一个设施需要的信号就会变多,如果信号少于需要的信号太多那么空间站的画面就会模糊。我的档目前信号要求已经到了150点。而且卫星天线居然能给冰封要塞提供电能,所以,多多益善吧。

反面教材:



在中期会解锁几个地面建筑:

1,化肥站

结论:没什么用,占地方

2,无人机站

提供一个白天工作的无人机,每次消耗一个电池。

这个主要是后面冰封要塞的时候需要建造。在起了大量的铀吸收塔以后(知道这玩意运输需要无人机)以及其他建筑以后突然各个资源就开始短缺的我才意识到无人机不足。因此最后无人机站在冰封要塞也起了10几个才渡过难关(刚测试了一下,多个机场似乎不增加无人机上限)。

3,模块化地基

提供多种资源可以选择,建造随意,地基打好以后只消耗金钱,是中后期开始扩张的核心建筑(没有之一)。



PS:如果模块化地基附近有别的模块化地基,那么它们之间会随机起一些迷你连接桥,很有趣。




最后就是
旅游建筑
了:

很简单,上面一排每一个的功能直接看数值就能看的出来。摩天大楼的作用比较大,因为这是唯一一个住宅的单位利用率大于模块化地基的建筑。喷泉提高20点美观。下面一排,豪华酒店必下,是单位面积利用率最高的旅游设施。水族馆可以提供鱼。商场是个超大冷藏库。体育场用来提供观光游客的数量。巴黎圣母院。。。总感觉这玩意是蹭之前失火的新闻呢。光之巨塔则是最后一关,造价也极其恐怖(材料需求都是几千个)。


关于游戏的后期的两个区域(空间站和要塞)
关于
轨道空间站

这一段剧情极其缓慢,在21关开始。切记在21关之前保证所有物质的自给自足。21关之后你需要卖一大堆物质引擎电池商品给空间站(大约每种3000个)。

空间站的话完全不需要原子能发电机,直接用太阳能电池板铺满就好,我的档最后电力需求大概是2400。



空间站的3D打印机灰常给力,1个就够。



然后开始的时候需要起一个物质回收站回收废料,就有铁了。



因为后面有一个剧情是空间站居民很紧张需要心理治疗,大概400的心理值,所以可以提前建造5个精神治疗中心。其他设施数量是:3个轨道公园2个娱乐区2个财政管理区域11个太阳能区域 2个停靠站和2个医疗区域。

玩到25关开启冰封要塞的时候空间站各个资源数量(因为是最后截图的,所以物资爆仓库了,所以请关注非物资项):



PS:24关扫描地球扫描仪是自动建造的,在空间站中心偏下方一团蓝光。(请原谅我的灵魂手绘。)



最后在漫长的扫描以后会在25关开启冰封要塞。经历了上面那么多的我在看到冰封要塞广阔的土地的时候,心理直呼:那就是爽。开局什么都没有,生态甚至都是0,但是没关系,反正地多,直接下7个大型公园就完事,没有钱就下10个市场,水边全部挤满渔港。而且旅游建筑也能下20个,终于有地方下巴黎圣母院了。之后就是无尽的扩张和欣赏景色了。注意的就是大概2000人左右的时候无人机会不够,需要开始起无人机站了。由于冰封要塞的各种资源都很丰富,所以游戏体验是之前所有之和。

我的()要塞:



最后终于把空间站的所有人都拽到地面上来了!撒花!

关于科技树的顺序以及发展时候的一个小技巧
最后,关于科技树怎么点(我怎么最后才写这个。),很简单,在前期憋了大学以后,点的顺序(1234代表从左到右四个大类:通用能源食品重工业),然后每个大类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分别按顺序编号1-15以便描述。












我个人的点科技的顺序为:
首先是1-1出地质信息
然后是2-4平衡电池,这时候大概是每个悬崖200-300人起了2个核电的水平
然后是3-3平衡水,这时候基本上能够完成空间站指令了
然后是4-9解锁大型无人机,这时候一般连接桥布满了,无人机会不够用
然后是2-5出铀吸收塔,这时候大概是核电要布满了
接着是点4-14出农业无人机,这时候基本上第二关了
然后是4-6增加无人机上限,这时候是第五关了
接着是4-4无人机改进,这时候第七关了
然后按顺序比较有用的就是4-3和4-8两个打印机带宽,2-14贸易门户增加上限,第一页的5,10,15三个模块化地基增加层数和1-14的联合银行和3-10水下建筑对鱼资源减少。
其他的科技说实话看心情吧,重要性不是那么高。

最后的最后在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阶段达到了一个资源,金钱双增长的趋势,不妨先考虑快进一段时间,等金币和资源满了以后再扩充人口进行扩张发展(也就是进入稳定以后先挂机憋一小段时间可以出去喝个水什么的攒一波资源)。如果按照金钱数量来分阶段大概是1W-5W-10W-100W这四个阶段吧。
后记
游戏还在EA阶段,后期可能会出现改变,但是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从荒芜的废墟到繁荣的都市,壮丽的夜景以及玩家可以在第一人称下欣赏自己这么长时间努力的结果,这才是这个游戏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23 Comments
SheAway 22 Jun, 2021 @ 10:35am 
哦对了,现在两个海岸不会共用渔业资源了,两种维护中心提供的维护度都是8,另外补充灾害模式高温时就算满维护度也会失火,雷暴时避雷针也会着火
Playstation  [author] 22 Jun, 2021 @ 8:08am 
我这个是和平条件啊,塔防就属于另一个游戏模式了。
确实涉及到塔防就更加缺乏空间了,没塔防的话崖壁可以随便整。
加生态我喜欢拍果园,所以要刷初始。
塔防模式还没有玩过,有生之年会试一下的(手动滑稽)。
SheAway 22 Jun, 2021 @ 7:57am 
4.机库大于3,防御必建,导弹井目测只有2*0.5
SheAway 22 Jun, 2021 @ 7:45am 
3.主要是塞不耗电的小公园加生态
4.崖壁建筑一竖条起码要置换平面上的2小格才够本,电站=1,旅馆=1.33,
净化器=1.4(研究科技后1.75),住宅=1.75,葡萄蔬菜=2,农场=3,太阳能=3,排气扇=2+1
5.灾害+塔防就完全是另一个难度了(笑)
Playstation  [author] 22 Jun, 2021 @ 6:03am 
1.后期没有地方起国会,前期国会太消耗资源
2.所以胶囊电池站不能起太多
3.主要游戏后期没有继续提升难度了,不用BUG也能通关,喜欢BUG的倒是可以试试
SheAway 21 Jun, 2021 @ 1:12pm 
1.国会其实有用的,加税和紧急状态,三个悬崖之间免费获取水电食物铁,
2.地热发电厂提供的电是三个崖底共用的,所以出多了胶囊电池站只会均分目前无上限的充电效率,
3.有地形落差的悬崖,在高低连接处经常可以卡进去好几个三角形,垂直风力涡扇的顶部有独立的一小正方形建筑,在上面建造疯狂旋转时能卡出去凌空建筑,这些地方蚊子再小也是肉
Playstation  [author] 6 Nov, 2020 @ 5:24am 
狗肉湯澆地稻上侏儒飛 6 Nov, 2020 @ 5:05am 
通过桥梁的贸易(内商)也要钱吗?
Playstation  [author] 6 Jul, 2020 @ 10:42pm 
感谢提醒,仓库连接桥和门确实开局就直接放在一起没有说,不过仓库和冰箱最好还是靠近地图中间好一些。
2252043819 6 Jul, 2020 @ 9:52pm 
很详细了,谢谢作者,有收获。但作者没提到一个点,就是建设的位置分配。简单的来说就是产资源的要离仓库和连接桥近点,像模块化建筑这些可以放到远的地方,我一般喜欢把贸易门户、仓库、连接桥归到一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