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溺爱我一下!
姜亦然   Luton, Luton, United Kingdom (Great Britain)
 
 
思来想去,只好拿顶草帽一遮了事
心悦君兮君不知

:EngLang:
割舍!
士為知己者死,願為江水,與君重逢
Artwork Showcase
嗯?陪我玩OvO
3 1
休息一下
“人类最危险的堕落,不是放弃思考,而是把思考外包给公式。”1641年,笛卡尔在火炉边写下“我思故我在”时,绝不会想到,这句话会在四个世纪后异化成无数年轻人凌晨三点的焦虑——他们用智能手环监测深度睡眠时长,用APP记录每餐卡路里,用算法匹配灵魂伴侣,却在某个惊醒的深夜发现:自己活得像个被输入了“理性程序”的仿生人。让我们沿着这条逻辑链走下去。早晨7点,你被精准的闹钟唤醒,手机显示睡眠得分81分——这数字决定了你今天的情绪基调。通勤路上,你刷到一则新闻:《最新研究称35岁后生育率缺陷率上升23%》,手指悬在点赞键上时,突然想起母亲昨晚的催婚电话。办公室的晨会上,领导展示着用大数据预测的季度目标,你偷偷打开求职软件,发现HR们正在用AI筛选“35岁以上勿扰”的简历。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科学”,直到你发现——那个声称能计算幸福的公式,正在谋杀你最后的冲动。这就是理性主义最吊诡的困局:它诞生于启蒙时代破除蒙昧的烈火,却在数字时代建起更森严的宗教裁判所。当莱布尼茨幻想用“普遍数学”解决所有哲学争议时,他一定没料到今天的“理性暴政”——用KPI证明人生价值、用征信分数衡量道德水准、用粉丝数丈量存在意义(那个在相亲局上递出体检报告和信用分的你,和中世纪用占星术配婚的贵族,谁更荒谬?)此刻,斯宾诺莎的幽灵正在发笑。这位用几何学证明上帝必死的哲学家,若看见今天的“科学信徒”如何跪拜数据,定会撕碎《伦理学》怒吼:“你们把灵魂切成Excel表格的瞬间,就注定成为理性的囚徒!”看看那些现代病症吧:有人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初恋分手,有人用心理学量表诊断同事是“隐性PUA”,还有人在亲人临终前坚持要“用统计学讨论存活概率”——当逻辑的锋刃割断人性的毛细血管,我们才惊觉理性主义早已变成撒旦的契约。但更致命的毒药藏在糖衣里。当你说“情绪稳定是成年人必修课”时,其实在执行斯诺冰沙的冷酷公式:他把喜怒哀乐分解成定理,却忘了痛苦本就是人性的防伪标记。当你在心理咨询时说“我的症状符合DSM-5第307页诊断标准”时,当父母用“脑科学理论”规划婴儿的每一分早教时,当打工人用“精力管理金字塔”切割自己的24小时时——人类正在用理性给自己注射精神麻醉剂。黑格尔的预言在此刻应验:“绝对理性必将催生绝对疯狂。”你看那些知识付费平台,把康德哲学切割成“5分钟认知升级”的碎片;你看互联网大厂用OKR系统给创造力带上镣铐;你看婚恋网站用算法拆解爱情,最终匹配出两个“数据适配”的孤独患者——这些荒诞的导演,正是异化的理性主义。然而,真正的理性主义者永远不会投降。那个拒绝填写MBTI测试的年轻人,那个撕掉体检报告去登山的癌症患者,那个在算法推荐池里坚持读纸质书的女孩——他们才是笛卡尔精神的继承者。就像维特根斯坦在战壕里写下《逻辑哲学论》,却在临终前承认“不可言说之物的神圣性”;正如爱因斯坦用公式解开宇宙之谜,却坚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最后的钟声已经敲响。当你在下一个凌晨,再次被智能手环的震动惊醒时,请记住:真正的理性不是服从数据,而是保持怀疑的权利;不是计算最优解,而是保留失控的勇气;不是成为完美的机器,而是做个有温度的矛盾体。毕竟,那个在1641年对着火炉沉思的男人,正是因为怀疑一切既定答案,才点燃了启蒙运动的火种——而今天的你,敢不敢在算法的洪流中,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D4_ 14 hours ago 
bLazE 18 hours ago 
Signed by bLazE
C H E L O 14 Apr @ 12:53am 
signed by CHEL00
HELIX 13 Apr @ 10:57pm 
signed by HELIX <3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