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off
China
 
 
No information given.
Currently Offline
Favorite Game
5.5
Hours played
22
Achievements
100 XP
Review Showcase
2.9 Hours played
游戏的音响体验让我想起了王家卫。
游戏的画面表现就和展示的一样。
游戏的操作和难度就和作者写的一样。
就当看一场电影票吧,起码我觉得比去年大多数浪费我一大堆钱的辣鸡国产电影好不少。

—————————————————————————————————————
一年前,我妈问我,你为什么那么笃定地说游戏是艺术。
那天,我说了两个半个小时,从2D到3D、从文字冒险到ARPG到FPS、从任天堂到索尼。
他们说,听不懂。

于是,我换了个策略,我推荐她去看《DOOM启世录》。
我妈看了,反响不错,然而还是说,我知道做游戏可以很伟大但是我还是不明白。
因为在我眼里,你的DOOM还不是艺术。

后来我说,那么我找游戏给你玩吧。
我找的第一个游戏是Undertale。
但是游戏甚至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因为她问我,这个要多长时间。
我听到这个问题就放弃了,因为我知道她肯定忍受不了很可能一天内玩不通关的游戏。
同时被我放弃的还有This war of mine。

后来我翻出了当年的“神作”To the moon和另一个另类的“神作”The Stanley parable
然后我顺利地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妈没有经过长期的游戏训练,甚至连我们习以为常的WASD移动都玩得吃力。
史丹利寓言后来是我自己操作我妈做选择的情况下打通的,去月球玩到一半我妈就放弃了。
于是我明白了除了时间成本,阻碍很多人享受游戏的还有学习成本。

再后来我又换了一种策略,就是让我妈玩手游。
这次我学聪明了,我给她推荐的是Lifeline。
我妈喜欢看小说,应该很容易从生命线的模式中得到代入感。
这次勉强算一个成功案例,因为手游终于不需要操作的学习成本和代入感问题——然而时间又成了新的问题。

所以"玩"到这款游戏算是个意外之喜。
本来我准备等清明假期给我妈玩The beginner's guide——现在我改主意了。
———————————————————————————————————
我觉得艺术品本身根本不需要有多"好看"或者"震撼"
艺术品只需要把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再创造,然后编织起来,展现给观众罢了。
创作者甚至不需要借任何人的嘴表达任何自己的思想,因为他选择的东西,他对生活的再创造本身就代表了他的想法。
需要说出来是因为细节没让人感受到。
我勉强算个编导系学生,我拍作业也喜欢细节,但我也知道大多数细节都是不会被观众注意到的。
因为观众终究是个局外人,导演只能引导观众去看,但能看到多少终究是个问号——这也是逼乎豆瓣等各种评论网站存在的意义。
但游戏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就是玩家不操作游戏是无法进一步发展的。
玩家会被"逼"着去做出选择,去感受那些细节,去体会作者的想法。
但同时,如果玩家发现,各种不同的选择,一些细节的区别会让游戏走向不同的发展,那他们也会反过来自发地去接受作者给他们的细节和信息。
这是我喜欢游戏的原因。
这也是我喜欢艺术的原因。
——————————————————————————————————————
说真的,我也觉得评论那么一大堆P话很蠢。
但是我觉得这样能表达点我想说的东西。
不管世界上有没有上帝,人绝不可能成为上帝,因为人是不完美的,没有人可以否认自己的不完美。
但也没有人有资格去嘲笑别人的不完美。
讽刺他人的人总会一不小心讽刺到自己的。
也可能,他在骂那些失败者的时候,其实本来就是在骂着同样是另一个层面的"失败者"的——自己。
Artwork Showcase
KAHO
99 1 4